之江行

  最近睡前听听音乐的习惯执行得很好,倒是很久没出去爬山了,下午和小明(这名字,唉,我不是在写小学课本,的确是叫小明的)一行,鉴于天气炎热,只是小小地走了一段,从六和塔入口处上山,一路经龚隹育墓,穿过六和塔景区,经过一段山路下行到之江校区。

  沿途感觉很不错,不过风光么比起九溪,云西竹径等还是略有差距,毕竟走的都是山间小路。一路上简直就是天然的避暑山庄,山泉潺潺而流,凉风习习,阳光透过浓密的树林时不时地打在面上,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清新的味道,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鸟鸣山幽。

  伴随一路的山间小溪:

  

  

  走过很长一段石阶,才得见龚隹育墓,受长长的石阶影响,原以为会非常豪华,走近却不过如此——人生在世,再怎么辉煌,再怎么位高权重甚至倍受后世瞻仰,死后却一样只剩黄土一坯。

  

  路上的景致,却也有别致的地方,特别喜欢这个色调

  

  

  之江校区,依然那么美丽,虽然水质看上去不怎么样,这样的光景,远远望去却给人仙境一样的感觉

  

  带着之江记忆的钟楼

  

  钟楼前的草坪,也许是作为每次毅行终点的缘故,这块草坪在心中就像是一次冲刺的终点,喜悦和舒心

  

  最后,特意跑去三年前的一个地点——斑驳陆离的阳光下的墙,不过这次时间太早,没有看到当初打动我的景像

  

  

Related Images:

厦门行

  筹划了半个月的厦门之行终于成行,全程三天,由于去程是动车过去,实际上只能算两天,除了仙姨以外的其他人应该都是第一次,比较保守地住在鼓浪屿,逛了城区和厦大。正如对相册的描述一样——五个人流浪厦门三日,临走时环厦门岛观光车上才发现,错过了好多好多美好的东西,不过,半热带风格的海滨城市风情以及那快门闪过处的“奸情”,依然让人不禁回望。

  相册地址:http://www.elfisher.net/album?album=all&gallery=15

  因为cj(纯洁)核心分子这个词用得实在是太好了,故大爱而引用仙的措词——本次出行成员:饭团几名ws骨干分子和cj核心分子,现公开一张饭团ws骨干分子和cj核心分子合照一张:

  

  去程六个小时的动车现在想想还是挺累的,好在沿途风景还算别致,浙闽一带的山都郁郁葱葱,而且基本上清一色的针叶林,沿途的山虽然不高,山间却也云雾缭绕,说话间大家对田园生活好像都流露出向往之情——这大概就是所谓“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吧。一边观光聊天,一边打牌消遣——这打牌果然和智商无关,第一轮输得前无古人,第二轮赢得也估计后无来者。

  厦门的第一印象,当属湛蓝的天空——本来就是滨海城市,视野广阔自然心情开朗。其他方面,也许厦门有的,杭州也有,不过要想见到这样的天空,则算是奢望了——一年到头运气好也就没几天吧,而且返杭的第一天早上就碰上雾气很重的天气,对比之下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第二印象就要属BRT了,专用的高架通道让杭州的BRT相形见绌。

  

  在鼓浪屿几经周折,总算找到预订的住所——嫣然小屋。从挂在墙上的一则报道得知,这是一家一白领辞职后开设的家庭旅馆,虽然还没有达到描述中所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算得上嫣然别致。房间名称也比较有意思,比如我住的那间叫“两小无猜”,和中朱两小无猜了,一”一||

  

  晚上满心欢喜地去找海滩,可惜鼓浪屿的海滩也许是无人打理的原因,小而且脏,倒是走过的几条路都很漂亮,可惜的是白天没有走到。

  第二天一路晃荡至中山公园,见识了传说中的西门土笋冻,的确非常棒,比鼓浪屿上的好吃很多,调料很合我的口味,特别是芥末恰到好处,再多估计我就承受不住了。不过总的来说,厦门的小吃种类并不算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富,也许是我们并没有太刻意地去寻求的缘故。倒是对最后带回的猪肉脯和馅饼很有爱,这群人啊,对手信总是之前叫得凶,之后热情不大。一路戴着仙姨的帽子,这回真有可能要被毁了,在此郑重声明,我真的不是喜欢女性装扮。

  

  然后坐车去了传说中最美丽的校园——厦大。厦大的建筑颇具特色,校园里热带植物随处可见,从后门出去走过一段小路就是海滩,演武大桥巍然矗立。不知厦大的办学如何,诗情画意,接受大海的熏陶,倒也为校园生活增色不少。而厦大旁边就是南普陀,南普陀的山本身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远远望去,绿林和岩石相映成趣,别有一翻味道。总之,厦大是一个适合交流感情的地方,依山傍海的情趣自是不说,想不开了旁边就是南普陀,从此看破红尘,也未偿不好呀。

  

  

  

  吃过晚饭,打了人生第一场台球,我还是很聪明的,一点就会,不过终究是第一次打,很是生疏。以前觉得打台球这种事太不务正业——既不能陶冶情操,也不能锻炼身体,不过话又说回来,我喜听音乐也未尝不是在暴殄天物。现在觉得,打台球还是很休闲的么,真希望能一直有杆子送出那一刻的专注。

  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早起去日光岩,不过第二天早上没能早起,生物钟太过专注,不到7点真是很难起来。后来看了下他们拍回的照片,还是挺后悔没有上去一览全景。在日光岩下和大家会合,顺道参观了菽庄花园和钢琴博物馆,最后经皓月园返回嫣然小屋,加上第一天晚上的路程,基本上把鼓浪屿走了一遍。岛上的建筑很有特色,很多建筑都有点公馆风格的味道。

  

  

  日光岩正门入口的买票提示虽然创意早已有过,还是觉得充满新意和别致温馨:

  

  环厦门岛的观光线沿途风景很不错,前半段的风景较为别致,后半段沿海而行,视野辽阔,一路行来,很后悔没有环岛游览,特别是海豚湾附近的海滩,退潮后滩涂很长很宽,想必应该比鼓浪屿的小滩涂干净许多。在观光车上拍照是高技术含量的干活,索性收起相机,不放过每一道美丽,不错过每一缕新鲜空气,把美景尽收眼底,把心情深埋心底,应当更得旅行的真谛。

  关于不得不说的故事:

  A,住宿双人标间380一晚,用仙姨的算法是每人160——众人商议,途中仙姨结账,一定要再次审核——果不其然,付住宿费用的时候又数错了。

  B,仙花了20块买了一顶帽子,原价是28,中朱花了8块钱买了把扇子,原价是10块,摇身一变后的朱公子摇着扇子洋洋得意道:还是我比小仙能还价。

  C,仙娇,转了一圈大叫累了,老朱随口说道:朱哥哥背你。众皆笑,朱哥哥忙补充解释道是指中朱哥哥,可惜的是解释已无用,奸情已然昭然若揭。

  D,关于岛上的包子店——第一天晚上转悠回来的路上,经过一家包子店,晚上10点已过,路上行人依稀,老板孜孜不倦地蒸着一笼一笼的包子,与是中朱吃了两个包子,老朱吃了一个,本神仙吃了一个馒头。回头来,中朱很是怀念那包子,提的次数多了,没吃到的也不淡定了,徐城利到离开厦门前一刻都还念念不忘那传说中的包子店…传说中的人肉叉烧包,幸好我吃的是馒头啊

  E,关于朱公子的扇子,老朱说,中朱果然是“官宦子弟”啊,结果口误说成了“宦官子弟”,急忙改口。其实都差不多啦。

  F,关于那顶花花绿绿的帽子,毁我之物,不多说也罢。

Related Images:

烟花记

  老实说,这钱花得冤啊。

  在杭州7年,还是前年和一群浙大的NewAgeer去爬山后到之江,临时得知那天恰好是烟花大会,于是顺带看了一次,那次的印象很深。

  这次本来没打算去,中午收到神秘园最早的那张专辑——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心花怒放,带了个CD就出门了。

  坐K10从浙大紫金港出发,凤起路下来后晃悠到白堤入口,才下午5点,那边就已经是人山人海,反正都来了,就找个好位置吧。张望了半天总算有人来搭讪本仙人了,结果一群土人都没有白堤的门票,事后我严重怀疑白堤应该是最佳观看区。

  六点的时候,实在买不到白堤的门票了,花了50大洋买了张柳浪闻莺区的门票。北山路人山人海的,不过看起来走过去应该也不是很堵。结果那一段距离,还真足足都了我一个半小时,刚通过检票口,就开始了。

  不得不说,在西湖搞这个简直就是悲剧,收费区都看不到全景,走到湖边吧,看得到水面,但烟花被周围的柳树挡住,很难看到全景;离湖边远一点,看得到烟花全景,可是去看不到湖面。这50块真tmd地不值,还不如在buynow五楼买几张NewAge打口碟,一”一||。在之江结束了,还可以吹吹江风,唉,我就是喜欢吹风。

  另一个悲剧是,相机没忘带,可是很久没充电没电了,一”一||

  本神仙比较英明,提前了十分钟离场,速度租了一辆自行车骑回了玉泉校区,居然没有迷路,晚上骑车好爽,走得早路上没啥人也没啥车,回紫金港的公交车没有想象中挤,还有座位,可能是今天公交加开了很多。

Related Images:

西溪湿地

  去年也大概是4月底,第一次去西溪湿地,被湿地的色调彻底震撼了,野花,杂草,树木,流动和静止的水,还有那穿梭于这一片绿色下的青石板路。从花蒋路口到周家村主入口,沿途的风景很不错,一路沿两边绿化带的小道骑过去,感觉非常棒,可惜倒忘记了拍照。整个西溪湿地的水,也就沿天目山路这一带要好一点。

  从主收费区入口一直逛到收费区在福堤的北出口,收费区走了一大半的样子,由于三月的时候走过一次福堤,这次从福堤北直接转到绿堤出去了。觉得福堤的园林还是不错的,可惜上次拍的照片在原来那个卡片机上,相机借出去了估计那些照片是不保了。

  绿堤是属于三期工程的,现下还比较单调,整体效果并不是很好,于是走起来觉得比福堤长很多,好在两边野花野草看看也很不错,毕竟在城市里呆久了,总觉得绿色是很奢侈的东西。绿堤北边还在规划中,南边有一块水下走廊,基本已经规划得差不多了,过一段时间睡莲盛开应该是不错的。

  西溪湿地现在已然是一个宠然大物,觉得也没有必要游遍,绿堤,福堤,和最早的一期工程大概也算是将西溪湿地分成了三大特色区,每块里的风景则大同小异,按推荐路线走走已经够了,真要到处钻,就要小心和我上次一样差点迷路。

  反正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西溪湿地的色调,这种感觉也让人觉得奢侈。

  
  
  

  
  

Related Images:

骑行六和塔牡丹花会

  记得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迷恋上了Y5那条线的风景,于是趁着这次本来也YY很久的牡丹展,中午从康乐新村租了辆车,经玉泉-杨公堤-龙井-动物园-虎跑-六和塔-之江校区-苏堤-白堤-玉泉。

  骑行过程没怎么拍照,我觉得我拍不出这条线的感觉,大概是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感觉得到吧。其中从龙井到虎跑,经过五老峰隧道,隧道中的空气太差了,汽车尾气特别重,我严重怀疑我会折寿至少一个月。

  六和塔的牡丹有点让人失望,展出太少了,大概是去的时间不对吧,不过登塔倒是意外的收获,在塔顶鸟瞰钱江,凉风习习,感觉身体要被穿透,比以前坐817要刺激多了,-_-!

  回来在玉泉停留了一会,和小邱姐会了个面,一起看了会永谦之星,看到了小邱姐买的戒指,xm死了,o(丅-丅)o~~然后被硬逼了试戴了下,第一次戴戒指额,虽然是试戴,然后走路回了康乐新村,以pic纪之。

Related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