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做满足用户需求的社区

  很少逛别人的blog,特别是技术型的blog,今天随便一转,看到一篇好文。现在要搭建一个社区,从技术上很简单,可是很多都是坛花一现,追根究底,的确是和开发者的初忠有很大的关系。一个项目,或者说一个公司,必须要盈利,这样才能支撑项目发展所需要的财力;在盈利的背后,也必须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项目所有的目的都只是围绕赚钱,那么可能刚开始可以通过新颖的技术,花哨的功能,红极一时,最后却也不得不面对坛花一现的结局。

  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很不错。在中国,不仅是IT行业,在各个领域,像我自己切身体会比较多的,电影,音乐,到处都是模仿甚至copy,我们太缺乏自己的idea了。

  当然,并不是完全要打破别人已有的东西,就拿开发网站来说,用户早已经习惯的东西就该去尊重他们的习惯,在这方面标新立异,无异于拒人于千里之外,除非真的有非凡的影响力,可以让大家都改变原来的使用习惯。

  还是看原文吧,我觉得是写得非常不错的。

  随手转载一下,附上原文链接:

  http://blog.163.com/qiyiguo2005@126/blog/static/2533660200841214756230/

  今天早些时候在我的报纸里读到这么一条新闻:“Fashionspace.com:Myspace的时尚界姊妹版:,点开看了看,原来是一名23岁的伦敦时尚专业毕业生Holly Bellm在去年十月创建了一个类似于Myspace.com的时尚社交网站,当然目前该网站很火,每天有来自120个国家的20,000名用户登录,要不然也不会被当作一片新闻出现。

  www.fashionspace.com网站的特点是通过上传模特照片的方式来帮助会员兜售其设计,并为会员的时装秀打广告。创始人Bellm说,“我们的宗旨是帮助年轻的设计师打开市场,我们期望通过网络工具帮助他们提高销量,”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它能迅速吸引一大批年轻设计师的原因。最起码在想法上和别的做社区的立意就不一样。

  这让我想起国内的一些社区,一味的照搬国外的模式,不从自己的定位和实际情况出发.他们做社区根本不明确自己的用户人群到底有哪些,根本不清楚自己做社区的目的是什么.老想着在社区里投放广告挣钱,这太可笑了.

  看到facebook做交友社区很成功,于是一夜之间无数个中国facebook在仓促中诞生了;看到Craigslist分类社区做的很成功,于是一大批分类社区也如春笋般发芽了;看到flickr做照片分享很成功于是又出现了一大批图片分享网站;看到twitter很成功,于是相应的饭否叽歪也来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可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从另一种角度出发,做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社区呢。为什么做社区就一定要做交友,分类广告,或者音乐呢?

  为什么不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究竟还需要一些什么样的社区呢?

  为什么就不能好好静下来仔细思考facebook,flickr这些网站为什么能成功? 呵呵,总是有太多的为什么。

  我想简单的说来是他们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下满足了用户特定领域的需求。

  人们在熟悉了网络环境之后交流变得方便起来,所以网络交友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facebook在适当的时间产生了。

  人们在被形形色色乱七杂八的网络信息搞得头晕脑胀的时候,分类广告开始展现出了它独到的魅力,于是Craigslist被众人追捧。

  同样的Fashionspace.com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年轻的艺术家,也是因为这个网站满足了它们的需要。

  我想这对想做社区的人来说是一个启发。你的社区究竟是给哪些用户层使用,你想要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你是否舍身处地的为他们的需要仔细思考过,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么恭喜你,你的社区肯定不久就像facebook那样火起来!

Related Images:

《[转载]做满足用户需求的社区》上有7条评论

  1. 国内网站跟风很盛行,其实基本来说很少看到有什么是原创的,能够在模仿后有些创新就很了不得了。目前国内互联网发展的阶段,还是出于跟随欧美的情况。

  2. 还是国内的经济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人最初还是得解决温饱,才有精力去认真想怎么做事情。对中国现在的经济挺悲观的,杭州这么大个城市,政府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是靠房产,这样的经济结构只能是恶性循环,可能有想认真做事的人,却没有认真做事的条件。

  3. 嗯嗯~模仿并不可耻~吸收先进的经验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
    虽然不免让人有感于没有创新的可悲,不过到也不会因此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
    成功与否的关键有时候还真是难说,譬如我就不觉得ipod除了外观对我有吸引力之外还有什么别的。。。虽然微硬盘便携式播放器的技术足够造成对市场的冲击力,可是同时也存在了许许多多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譬如电池。
    如标题所言,满足用户需求,往往要了解用户需求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而要做到满足用户需求就更加困难,况且需求一直在变化,所以模仿成功的例子可以有效地抓住以有这部分需求的用户,虽然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产品最终在国内可能没有预期的市场,却也不能说彻底失败了,譬如yupoo、tudou都有切实的用户基础,当然国内用户乐于上此类网站的原因也和国外的大相径庭吧。。。
    所以国内的互联网不也正在摸索么?在模仿的同时探索新的产品,如果要说有中国特色的话,qq绝对是最好的例子了。

  4. 其实创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可以在模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是很可取的做法。每个人甚至每个国家都是在不断模仿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先在某一领域成长起来,我们才有去创新的能力与实际应用的实力。所以还是先打好基础完善基础脚踏实地的去积累吧,一味的追求创新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件好事。毕竟我们在很多领域还只是处在开始阶段。

  5. 首先很支持 holly sama 的看法

    然后原文那几个为什么真是问得我火大,一连串反问搞得好似众人皆醉我独醒似的。我深觉中国群众的智慧并非如此不堪一击,别几句话就把中国搞社区的人全都给当成傻子了。既然这么多人宁愿跟风的话显然有“目前条件下不跟风只会更挫”的理由。

    成功者往往比失败者耀眼成千上万倍,我们被少数几个先人一步的成功例子的光辉晃花了眼,也使得我们无法确定它们背后究竟有多少同样想先人一步最后却被无声埋葬的例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