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ven & Earth – Ahn’s House

  晚上一边coding一边轻放着这首音乐,旁边的猪头还说这首曲子做蛮蛮登陆界面的背景音乐还挺搭配的。

  终于基本搞定战斗动画的框架和基本动画流程了,希望明天不要太丢人哇。

  

  缘于昨天收到amazon.jp的专辑上架通知,于是翻出kitaro的专辑听了一下,出自喜多郎为电影《天与地》所作的原声,专辑本身没啥好说的,太出名了,这首音乐一直没怎么听过,今天偶然放到,于是放了一晚上,原声专辑里面这首曲子的完整版还有一段是人声,有点那种西南少数民族歌曲的味道,土豆上这一段是全曲最精彩的一部分,前奏和后半部分都被截断了,二胡扣人心弦,衬托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感觉和前一阵子帖过的《无悔》很相近,顺便再帖一下,二胡真是太有杀伤力了,特别是在如此夜深人静,望着远处的江景,让人倍感平静:

  
  

Related Images:

Kitaro – Sacred Journey Of Ku-Kai vol.4「空海之旅IV」

  期待这张专辑很久了,一年来不只一次为此物而碎碎念,今天终于收到Amaon.jp的上架通知。

  

  在此赞美一下Amazon,我也就在上面搜索过一两次,上架后居然发邮件通知我,这个服务真是细致到极点了。为此我感到压力很大,这么体贴的,我能不买么,一”一||

  喜欢一件事物,总是会无时无刻地关注它。专辑保持了空之旅系列的一贯风格,带有深厚的宗教色彩,在气与乐的交融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喜多郎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敬,音符所传达的人文关怀更是让人在起伏的思绪中难以自以。

  专辑封面相比以往很多专辑的晦涩难懂,这张专辑要现实很多。可惜的是目前只能找到45″的试听版本,感觉没有前三辑那么精彩,虽然空海之旅总体上一直是空灵有过而旋律略显有足,但前三张专辑每张专辑都有一两首旋律上相当舒服的曲目,特别是上一张专辑,在印象西湖现场给我的感觉记忆犹存。

  道を求めて,出自《空海之旅》,2003年

  

  这是空海之旅的开山这作,源起于911事件,从喜多郎的音乐中,你永远也不会感受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轻浮,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和平的呼唤。节奏灵动而安详,意境随旋律而扩展,从而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安宁。

  风起时(吹く風のままに),出自《空海之旅》vol.2,2005年

    

  大地轻语(大地の囁き),出自《空海之旅》vol.2,2005年

  

  空海之旅第二辑是该系列目前为止最精彩的专辑,除了上面这两首最喜欢的,闪烁的水精灵,心灵之光等都非常好听。喜多郎的音乐有这样一种神性,通过音乐传达着美好的意境,让人的内心达到自然的和谐,让人在不经意间就会反思自己的“罪过”。

  Sacred Fountain,出自《空海之旅》vol.3,2007年,印象西湖插曲

   

  Winds Blow Over the Hill,出自《空海之旅》vol.3,2007年,印象西湖插曲

    

  这两首配乐也是喜多郎的音乐历史上所独有的风格,堪称电子交响乐的诗史级巨作。不得不说,印象西湖之所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大半功劳是出自这两首配乐,而当时张靓影所唱的主题曲却感觉平平淡淡,无甚特别,张艺谋的这场视觉盛宴上升为视听盛宴,喜多郎的配乐无异于画龙点睛。音乐本身也许可以由他人创作替代,但音乐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却是外人所不能学所不能演。

  专辑曲目:

  01.Lotus Mountain
  02.Yakushi
  03.Magic Seeds
  04.Reflection Of Water
  05.South Wind
  06.Circle Pray
  07.Requiem
  08.Ritual Winds

Related Images:

27周岁了

  嗯,阳历27周岁,在公司加班中度过。

  老了,o(丅-丅)o~~,比我老的请自觉假装没看见这句。

  前一阵子听那首《借东西的小人》主题曲中那句I’m 14 years old I’m pretty时,还觉得这词真是打心里喜欢,现在想想原来那已经远离我去了,不过根据神仙法则第X条中所述,过了20岁的人生就是倒着计岁的,那么今年好像13岁,咱和那宫崎骏笔下的小人还算是同龄人…

  晚上和组内一起加班的两头猪一起去考察了离公司不远处的一家饭店,结论是滨江还真是找不到几家好吃的,不过感觉四桥附近倒是比彩虹城这边有生活气息得多。

  回家路上突发奇想自己阳历和阴历生日重合是哪一天,翻着手机上的万年历,一直翻到2083年也没有一次是重合的,于是很兴奋地想自己死不了了(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怪想法,觉得阴历和阳历生日不重合就不会死,哈哈),不过回家后发现如果按此法则计算,我早已死了好几年了,一”一||

  希望我可以活到72岁,就差不多啦,否则不能到处蹦跶,也就没啥意思了。

  顺便帖首Kitaro的Fiesta,听了一年杂七杂八的东西,最终又一次回归到日本音乐的怀抱,晚上无意翻到被分享的Fiesta,从别处看到一段评论,觉得写得挺好的,忍不住转载一下:

  

  以下文字来自:http://user.qzone.qq.com/383319235/blog/1272186207

  FIESTA,可以翻译成祭典,也可以翻译成圣日,或假日。
  音乐一开始,是简单的太鼓声,铿锵有力,缓缓揭开典礼的序幕。然后,用MIDI做出来的排萧声,悠远绵长。
  欢快的节奏,带点忧伤,带点空灵,用反复的吟唱手法,表述祭典时的宏大和激昂。
  特别喜欢伴随着MIDI效果时击打得恰到好处的太鼓声,让人浮想联翩,眼前开始浮现苍凉大地,一个人独舞在天地之间,如惊鸿忽现;又如骏马踏过莽莽草原,有未名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喜多郎的祭典,是糅合了日本的民间情感和对生死的顿悟。用西方人想象中的禅宗来理解祭典,自然是在悲伤之中掺合欢快,用一种超脱于万物之外的自由,去体会祭典场面的情感交融。喜多郎就是借用这种理念来演绎FIESTA,找寻祭典中的快乐。

Related Images:

Kitaro – Grammy Nominated

  不知道是我落伍了呢,还是这些艺术家真的在走下坡路,看着一个个无比喜欢的艺术家走向创作低谷,多少还是有点莫名的伤感,哀叹那些感动过我的音乐巨献将可能不复出现。

  Kitaro最新发行的精选专辑——Grammy Nominated,这是一张从Kitaro历年获格莱美提名(获奖)的专辑或单曲中精选出的专辑。

  专辑的每一首都很精彩,不过感觉年代跨度太大,风格也比较杂,放在一张专辑听反而没有在原专辑中那样流畅的感觉,我觉得就算是live也不会这样安排曲目,一”一||

  先帖个试听地址吧,太多了就不直接帖blog里了

  http://www.see2say.com/channel/music/player.aspx?v_album_id=13700

  第一首《Spirit Of The West Lake、印象西湖》,收录在专辑《Impressions Of The West Lake》中,其实看了印象西湖现场,觉得最好听的还是收录在《空海之旅三》中的《Winds Blow Over the Hill》,静静地夜,远远的山,轻轻的风……至今我还在YY他的《空海之旅四、五、六、七、八》,据说他是想出8个系列的,不过我看照这个速度,有生之年难哦,我发誓我不是在诅咒他。

  第二首《Estrella、仰望星空》,出自1999年的专辑《思慕》,专辑获第43届格莱美奖最佳新世纪音乐奖,每次听都很怀念小时候的星空,好多年没看见过晴朗的星空了。从他的《古事记》到《思慕》,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年轻的心态,是从理性到感性的过渡,而从《思慕》到现在的《空海之旅》系列,又在慢慢回到理性的世界。

  第三首《Itonami、大地的天赋》,出自2005年的专辑《远古》,这应该是《远古》中最喜欢的两首之一,另一首是《大地的果实》。

  第四首《As The Wind Blows、风起时》,选自2005年专辑《空海之旅二》,其实我觉得空海之旅系列的曲目大都是比较泛味的,三张专辑中都只有两三首特别注重旋律的,其余大多曲目都是难以理解的。虽然据说空海系列起源于911,不过同是起源于911的enya的only time,听起来就特别地能激起悲天悯人的情绪,可能和喜多郎的个人路线也有关。所以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风起时》这样的曲目在空海系列中就特别让我感动,其实《空海之旅二》也是这一系列中最值得聆听的一张专辑,《风起时》,《闪烁的水精灵》,《大地轻语》,《心灵之光》都是不可多得的可以修身养性的曲目。

  第五首,The Field,选自1987年专辑《灵魂之光》,这首曲子当年获得最佳New Age单曲,不过老实说现在我也没啥感觉,一”一||

  第六首,《Koi、恋慕》,选自1990年专辑《古事记》,这首曲子就不说了,《古事记》整张专辑,个人观点,亚洲同类题材的音乐中无出其右。

  第七首,《Main Theme Nile, Version II、尼罗河主题曲》,同样选自2001年专辑《远古》,这首曲子中的和声和钟声都很值得一听。

  第八首,《A Passage Of Life》,选自1992年专辑《梦》

  第九首,《Into The Forest》,选自2007年专辑《空海之旅三》。《空三》这张专辑,个人感觉最好听的几都出现在《印象西湖》现场配乐中,不过最能代表我心中的《印象西湖》还是《Sacred Fountain》和《Winds Blow Over the Hill》,比较映景。

  第十首,《Dance Of Sarasvati》,选自1992年专辑《曼陀罗》

  第十一首,《Kuu》,唉,居然有一首从来没听过的,一”一||

  第十二首,《Misty》,选自1998年专辑《大地女神》

  第十三首,《Heaven And Earth》,选自1993年专辑《天与地》,喜多郎少有的交响风格的专辑,也是少数电影配乐之一(就这张《天与地》和《宋家皇朝》),不过两张都不是喜多郎独立完成的,所以在喜多郎众多专辑中,也算是风格最为特别的,这是一张里程碑式的专辑,主题曲和其他变奏曲目,大量使用了笛、箫、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以及许多越南传统乐器,特别是专辑最后两首——Return To Vietnam和End Title,简单的乐器,却将战争的残酷表露无遗。

Related Images:

近期Top4

  每隔一段时间炒炒冷饭,有助于彰显自己的专一。其实我只是想给本博浇浇水,而且恰好最近在听一周在听「古事记」和「幽灵公主交响组曲」以及雅尼的「Live At The Acropolis」,而神秘园的「White Stones」已经随身携带超过半年了。

  No1,Kitaro – Kojiki(喜多郎-古事记)

  喜多郎的专辑很多,可听性非常强的专辑也不在少数,可是无论是The Soong Sisters「宋家皇朝」,还是Ancient「远古」,或者是格莱美最佳NA专辑奖的Thinking Of You「思慕」,听多了多少还是会产生一点审美疲劳,这张古事记,不会。

  古事记 第三乐章 恋慕 Koi

  

  古事记 第六乐章 饗宴 Matsuri

  

  古事记 第七乐章 黎明 Remei

  

  No2,Secret Garden – White Stones(神秘园-白石)

  神秘园的音乐,每一张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单从喜欢的程序可能六张专辑很难分个高低,可是最让人感动的还是White Stones,对我而言更多是因为有这首Steps和Moving,喜欢在夜晚寂静的街道上慢慢晃悠着听Steps和Moving以及Celebration,这是一个体验感动的过程。

  White Stones – 01.Steps 

  

  White Stones – 03.Moving

  

  White Stones – 09.Celebration

  

  No3,Yanni – Live At The Acropolis(雅尼-雅典卫城音乐会)

  这张专辑,已经是一个不可超越的里程碑,我没有把他排第一,完全是因为雅尼的音乐还是比较学院派的,相比之下,或许从感性的角度,也许更喜欢他的Ethnicity「天下一家」。

  Live At The Acropolis – 01.Santorini

  

  Live At The Acropolis – 03.Until The Last Moment

  

  Live At The Acropolis – 06.One Man’s Dream

  

  Live At The Acropolis – 08.Nostalgia

  

  No4,Joe Hisaishi – Mononoke Hime Symphony(久石让-幽灵公主交响组曲)

  久石让,老实说让让同学近期为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所作的原声,让我不只一次听哭了,幽灵公主却从来没有过。可是幽灵公主交响组曲给人的心灵震撼,是无可比拟的,苍凉的孤独感折射出不屈的倔强,凄美而又坚强。

  幽灵公主交响组曲 – 第一乐章 アシタカせっき

  

  幽灵公主交响组曲 – 第四乐章

  

  很遗憾,作为本神最喜欢的姬神,没有上榜,我觉得如果要排的话,前十也不会排近姬神的任何一张专辑,小家碧玉的姬神,要一个人静静地去聆听。

Related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