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名称:The Most Relaxing Feel 3 ~ Peace of Mind
发行时间:2002年05月29日
艺术家:精选/群星
音乐风格:NewAge/新世纪音乐
发行公司:东芝EMI株式会社
专辑品评:
拿到这张专辑半个月了,EMI的Feel系列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概是因为网罗了EMI旗下所有最优秀的曲目,而且很多都以自然为题材。这张专辑,除了相对而言广为人知的姬神,雅尼,喜多郎,英格玛等,其他也都是音乐界知名作家作品,像千住明,Adiemus。
对于那些自己非常喜欢的艺术家,个人是不太喜欢甚至反感精选专辑,感觉没有什么必要,往往一张专辑代表一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上都有所衔接,精选反而打乱了这种衔接关系。像姬神,喜多郎,神思者,雅尼等等,都出过不少精选专辑,但都没去好好听过。
而对于那些自己不常接触或接触较少的音乐家,精选则可以大致地了解一个艺术家的总体风格。
这张专辑每首都很棒,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千住明的最后一首和第十一首曲目。也许是因为以前没怎么留意他的作品,所以第一次听后,觉得耳目一新。特别是第十一首,虽然在旋律上没有Yanni的Adagio In C Minor,但两首放在一起我只能说更喜欢这首的风格,前所未有的感动。
01.静寂。对于Adiemus,可能更多的是想到其同名曲Adiemus。Adiemus,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纯净的合声空间,堪称合声典范。
02.对于姬神,这首曲子选自姬神的专辑「青花(蓝色的花)」,其实这张专辑发行却在「青花(蓝色的花)」之前。在听「青花」的时候,相对于姬神其他的曲目,这首曲子感觉并不是非常深刻。
04.地上の星,07.蒼き海の道,08.自由の大地,三首都是纪录片配乐,对于NHK和TBS的纪录片配乐,已经喜欢得盲目了,也确实值得让人盲目,特别是NHK的纪录片,国内接触到的也比较多,而且和中国相关的题材也相对较多,NHK和TBS在纪录片方面的确有自己的一套,配乐,场景,内容,配合得都比较好。
09.燕になりたい,是旅日二胡演奏家陈敏的作品,感觉是很熟悉的旋律,像是改编自传统民乐,二胡和小提琴一样,总是能给人触动心弦的感觉。关于陈敏不是很了解,中国去日本发展音乐的艺术家很多,像以前很喜欢的琵琶演奏家涂善祥也是旅日华人。
10.这首曲子最初是以歌剧的形式出现,这里前奏的手风琴感觉很不错,特别喜欢歌词的最后一句。
11.天使艾美丽,插曲。这是本专辑中个人最喜欢的曲目,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层层迭迭,好像很杂乱无章的乐器,奏出来的音乐却相当的简洁……作曲家Yann Tierson自成一格的异想世界,音符简洁短促,给人的感觉很有力度。
12.Adagio In C Minor,Yanni的C大调,就不多作介绍了,宽阔自由的乐风以及大提琴那略带感性的音色,牵出质朴的美感,源源流转。
13.Enigma的音乐,总是给人异想天开的灵感,神秘的音符,就像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一样。
18.Dry And Wet,这是千住明给我的第一感觉,以至我后来才有兴趣去听他的Summer Snow,虽然风格完全不一样,可也同样没让人失望。
曲目列表:
01.静寂(Adiemus)
02.遥かなる旅路(Himekami-姬神)
03.Whole New World Zamfir(映画「アラジン」插入曲)
04.地上の星(NHK「プロジェクトX」テーマ)
05.私を泣かせてください
06.マレーナ
07.蒼き海の道(TBS「唐招提寺2010プロジェクト」テーマ)
08.自由の大地(服部克久-TBS「新世界紀行」テーマ)
09.燕になりたい(陈敏)
10.アマポーラ
11.アメリのワルツ(映画「アメリ」挿入曲)
12.Adagio In C Minor(Yanni-雅尼)
13.Beyond The Invisible(Enigma-英格玛)
14.Etude(Mike Oldfield)
15.Song Of Our Homeland
16.First Love(TBS「魔女の条件」挿入)
17.Nirvana(Elbosco)
18.Dry And Wet(千住 明)
アダージョCマイナー ヤニー 这首真是好听,感觉很熟,但不知道是啥名字,-_-! 搜着搜着这张专辑居然跑到神仙的地盘上来了。
不过按笔划对还是没一个对的上号的,奇怪。
仔细看片假名才发现居然是Adagio In C Minor-Yanni的日文音译,真是服了日本人了。
汗…板花你懂日文不?懂的话帮我翻译吧,我这有好些专辑不知是啥意思…
学了点皮毛早忘完了,你可以凑合用http://translate.google.com,有日文到英文的翻译。碰上日文音译外来语的翻得比较烂,只能大致知道个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