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音乐网站转悠时发现了这样一本书——《感动,如此创造》,这是久石让的个人语录,出于对久石让的音乐的喜爱,头脑一热到淘宝上找人从台湾代购了一本,据说是受sb会影响海关检得比较严,历经14天,终于送到了我手上。
只匆匆看了个序,虽然久石让是从音乐的角度在阐述自己的经历,但让让同学也说了,无论哪一个方向,创作者期望创作好作品的心情并没有不同,同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期能够得到最佳结果,我觉得目前的状态就是缺乏某些精神,却无能为力。花了几分钟时间打出来,五笔的好处在这样对着书打文章的时候完全体现出来了。
“以电影来说,假设现在有部电影要开拍,而且希望由我来为这部电影配乐时,我的工作第一步就是阅读。如果是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则是先看画好的脚本。我也会事先询问导演,他要描绘的是何种景象,或是他有什么样的要求。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针对主题,从整体的角度构思要使用哪种乐器、何种风格的曲调。最后则是决定要在哪一幕配上何种的乐曲、乐曲长度几分几秒,再与导演商量总共需要几首乐曲,再实际开始创作乐曲、将做好的曲子录制、混音。以上就是我的工作。”
“换名话说,虽然是一部电影的配乐制作工作将至我的手上,却不代表我可以天马行空的创作,完成的作品必须符合整部电影的世界观才行。电影的主控权掌握在导演手中,导演若是表示这首曲子完全不对,即使我觉得再好也没有用,还是得要重做。”
“话虽如此,创作配乐时,也不能一味地遵循导演的想法或是画面本身。如果完成的作品只是力求合乎导演的范围,就不会是有趣的作品。想要制作电影,从事导演工作的人都充满着创造力,并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电影的拍摄工作上,因此我也必须提供毫不逊色的作品。其实导演要的是具有新意的配乐,这份新意要能够突破导演要求的想像框架。”
“制作《哈尔的移动城堡》的配乐时,到了要决定主题曲的阶段,我准备了一首曲子,不管是谁听了都会觉得完全适合宫崎骏导演的动画;同时我也提出了另外一首作品,虽然有些担心与电影的世界观有所出入,不过我自己还是想用这首作品当成主题曲;最终采用了后者。说实话,我感到很高兴。”
“运用创造力从事重要工作的人不喜欢了无新意,因此我每件工作都是全力以赴。如果要做到全力以赴,就得运用每一分感觉,并将自己逼到极限。超越一般思考架构的作品就是从这种状况之中孕育而生的。与各个业界活跃在第一线的专家合作,虽然会有许多辛苦的地方,却能激励出未曾想像过的火花,相当有趣。”